2024年中国焊管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与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焊管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分支,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钢铁、有色金属及机械等行业的重要下游产业。焊管产品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消防、钢结构建筑支撑等领域,涉及农业、畜牧业、机械、房地产、市政建设、轻工等多个行业。
焊管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焊管制造企业以及下游终端应用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热轧钢带、热轧卷板以及锌锭等制造企业,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焊管制造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中游焊管制造企业通过对上游原材料进行加工和焊接,生产出各种规格和类型的焊管。下游终端应用行业则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工程机械、房地产(脚手架管、供水、气管、消防用管等)、油气(油井管、管线管)、钢结构、电力等。
焊管按用途分类方法多样,如一般焊管、镀锌焊管、吹氧焊管、电线套管等,也可以按焊缝的形式分为直缝焊管和螺旋焊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业对焊管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焊管行业也在石油、天然气、机械、汽车、家电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焊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焊管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的焊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60亿元左右。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焊管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这为焊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拉动焊管需求的增长。此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焊管在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环保领域的应用也将逐渐增加。
中国焊管行业的客户结构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和行业,焊管在机械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制造各种机械设备的结构部件,如压力容器、锅炉、反应塔等;此外,由于焊管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输送管道的建设。在交通运输领域,焊管被用于制造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结构部件,如车身、车架、船壳等。在电力领域,焊管被用于制造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结构部件,以及输电线路的铁塔等。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焊管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冶金等其他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焊管行业的客户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目前,国际市场由于疫情阻隔呈区域化发展态势,国内市场也出现区域化内循环特征,如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上述这些区域都有着巨大的“钢需”潜力。
2024年我国焊管产能预计将达到11800万吨,主要方向为长流程钢厂扩充产品线及焊管头部生产企业跑马圈地,进行区域产能布局优化。
产量方面,2024年焊管供需基本面或继续维持弱平衡,产量或增至6200万吨,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全年产能利用率水平将继续小幅下移,行业洗牌进入决胜阶段;直缝焊管产能利用率或继续下滑,方矩管、螺旋管产量或有回升,虽然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存在,在管厂灵活排产的情况下,供给端或很难给价格带来大的压力。
2024年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政策继续发力,基建投资仍将作为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2023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从3%提升至3.8%,意味着明年财政仍将有超万亿的增量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钢结构及基建领域管网、护栏、水利、电力、油气长输管线等领域仍将有一定需求增量,房地产投资有望触底回升,房建领域用钢需求仍将持续下滑,但空间有限,各项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持下,2024年需求仍具韧性,但不同品种钢管仍会出现结构性变化,方矩管或强于圆管。
出口方面,焊管出口或在人民币汇率上涨及海外“双反”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呈现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滑。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焊接钢管供求趋于平衡,未来我国钢管行业仍将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还是逐年增长,国内各行业对钢材以及钢管的需求总量不会减少,而且会逐步增加,只是增量放缓。
欲知更多关于焊管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投资前景规划,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焊管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